基因组不稳定性相关论文
结合TCGA数据库中宫颈癌的lncRNA表达谱和体细胞突变谱,构建基于突变假设的计算框架,鉴定出36个与宫颈癌基因组不稳定性相关的lncRNA......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现在已成为全世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目前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
目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是一种被广泛描述的白血病发生机制,它也在其他血液疾病向白血病的转化中起到作用。本研究将利用TCGA数据库的......
碱基切除修复(BER)是DNA氧化损伤修复的重要通路,该通路的突变造成基因不稳定而增加癌症风险。大量研究已证明,BER通路的关键蛋白,如D......
目的 寻找维持基因稳定性的范可尼贫血(FA)/BRCA途径发生缺陷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潜在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筛选了25株来源于不......
期刊
Gadd45基因是生长抑制及DNA损伤诱导基因家族中的一员,是电离辐射效应基因之一,在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及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
目的研究CDT1基因过表达对辐射诱发基因组不稳定肝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选择基因组不稳定肝细胞HL-7702,利用慢病毒介导......
目的 探讨室管膜瘤基因组DNA失衡与其组织学类型、分级和部位及患者性别和年龄的关系.方法 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检测了16例室管膜瘤的......
目的:以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细胞系OP9细胞为研究对象,探索化疗药物柔红霉素(DNR)对其造成的氧化性损伤.方法:采用TMRM探针流式细胞术......
乳腺癌已成为中国女性患病率最高的癌症(17.1%)。然而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受性已然成为阻碍化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散在重......
目的:探讨IRX5对结肠癌基因组不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并探讨基因组不稳定性产生的原因和基因组不稳定性是否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
叶酸(Folic acid,FA)是机体一碳代谢循环中重要的甲基供体,在DNA合成、稳定性及修复中起关键作用。FA缺乏会导致DNA碱基错配、缺失......
淋巴瘤是最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基因组不稳定性是淋巴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分子基础,对淋巴瘤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价值。基因组......
背景与目的:衰老是机体成熟后必然会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属生理性改变。但是衰老与老年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没有本质的区别,如不进行干......
肿瘤发生的过程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逐渐演变的过程。基因组的不稳定是肿瘤细胞的重要功能特征之一,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
机体在面临外源性化学物威胁时,仍能维持遗传信息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机制是DNA修复[1].外源性化学物暴露造成的细胞基因组不稳......
目的研究职业暴露柴油机尾气(diesel exhaust,DE)对人群细胞增殖能力和基因组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2年选取117名D......
DNA是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遗传物质,易受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出现损伤.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DSB)是最致命的DNA损伤[1],以......
目的 应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报告系统,检测60Co γ射线诱导B16细胞区域性基因组不稳定性改变.方法 实验分为3......
经典辐射生物学认为,电离辐射直接引起的DNA损伤是辐射遗传效应的基础,即DNA是电离辐射遗传效应的靶分子。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发......
...
基因组不稳定是肿瘤细胞的特征性标志,基因扩增是一种特殊的基因组不稳定性的表现形式,其在激活原癌基因引发癌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死因,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基因组不稳定性是恶性肿瘤的关键特征之一,包括染色体的易位、缺失和基......
目的 寻找维持基因稳定性的范可尼贫血(FA)/BRCA途径发生缺陷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潜在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筛选了25株来源于不......
目的 探讨电离辐射诱发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效应.方法 采用60Co γ射线照射人正常肝细胞,检测克隆形成率和微核发生率,利用单细胞凝胶......
目的探讨经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人正常肝细胞后子代克隆的蛋白质表达图谱变化,并对受照射后肝细胞子代的差异蛋白进行质谱鉴定。......
目的 探讨经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照射人正常肝细胞后克隆子代基因表达图谱变化,并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方法 人正常肝细胞7......
低剂量辐射(low dose radiation,LDR)以远后效应形式危害人类健康,其中辐射诱导的基因组不稳定性(radiation-induced genomic inst......
目的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胃癌中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D2S123和D3S1298两个微卫星位点,采用PCR-银染......
目的:检测胃癌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突变和不稳定性,探讨mtDNA损伤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扩增22......
膀胱癌是人类第5位常见的恶性肿瘤症,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80%-90%为膀胱移行细胞癌(TCC)。根据肿瘤的分期、分级将TCC分为浅表......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和微核检测技术对^60Co γ射线照射诱发中国仓鼠肺细胞(CHL细胞)产生的直接效应、基因组不稳定性进行了初步......
P38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实验结果显示,P38α/β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可以显著增加黑......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是相对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一个特定的临床亚群,表现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或反复活......
目的探讨53BPl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阐明53BPl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0......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因组(CA)n重复序列不稳定性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方法 2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基因组DNA,Inter-SSR......
对γ射线诱导中国仓鼠成纤维(CHL)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利用CB法微核检测技术对一次照射、二次照射的CHL细胞进行微核测......
本研究旨在揭示DNA-PKcs(DNA损伤修复的关键酶之一)与基因组不稳定性、辐射超敏感性的关系。以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系M059K(DNA-PKcs野生......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经4Gy和8Gy^60Coγ射线照射后传40代的人正常肝细胞子代克隆的基因表达图谱,探讨辐射对人肝细胞基因表达的影......
辐射诱发的低剂量效应国际研讨会2004年10月28~11月1日在加拿大汉密尔顿的麦克马斯特(McMaster)大学举行.会议重点讨论了辐射诱发的......
衰老是指随着年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解剖学方面的变化,亦是人体对内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的表现,是生物体在其生命后期阶段......
近年的研究表明,直接受到紫外线辐射的细胞可以通过信号转导引起临近细胞的损伤,称为紫外线诱导的旁观者效应。这些旁观者效应包括......
辐射可以诱导细胞基因组发生不稳定性改变,表现为一系列的延迟突变表型.错配修复机制作为一种重要的复制后修复机制,在维持基因组......
辐射诱导的基因组不稳定性的特点是受照细胞后代发生遗传变化的频率增加.基因组不稳定性的生物终点包括核型异常、基因突变和基因......
α粒子照射后除了引起机体本身的可见的变化如细胞死亡、增殖、癌变,其引起的遗传损伤效应也日益受到人们的注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